◊計畫名稱: 半導體SDGs計畫
合作廠商:MIT及Scratch Foundation、台灣積體電路製作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新竹市政府教育局、新竹縣政府教育局、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計畫概述:計畫宗旨善盡社會責任,化解高科技的距離感,促進科技普及化,人人懂AI半導體,駕馭 AI半導體,善用AI半導體。以感測器結合遊戲化教學,培育全民晶創AIoT應用思維和半導體IC 認知。
計畫成果:本計畫推出「悅讀AI半導體」教材,希望透過此計畫讓更多人了解並愛護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強調學習不應急躁,唯有扎實的基礎才能走得更遠。未來,期待全民能在各行各業中,善用在台灣種下的智慧結晶,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計畫名稱: 青銀攜手‧科技協力‧賦能社區‧守護獨老行動計畫-科技組
補助單位:教育部
計畫概述:以「科技轉譯為核心,打造活躍老化、在地安老的全齡社區」及「培育樂齡藥食服務、社區長者身心健康、運用智慧高齡科技、高齡財務安全諮詢、環境改造之跨域人才」為願景。強調科技結合人文社會關懷,促成跨領域共同合作;導入智慧科技提升高齡者社會連結,落實高齡科技全民化;推動長者從被動照護轉變為主動賦能,實現長者自我價值,在地安老,活躍老化。
計畫成果:
- 透過感測器評估高齡肢體運動,與各教學醫院合作,配合國家政策提升高齡照護,將測試數據分析量化以APP呈現,提供個人曲線趨勢紀錄,協助醫師進行個人化遠距照護,精準醫療。
- 以實證及科技創新為基礎之社區化健康長壽,同步鏈結縣市政府及各級學校舉辦AIOT Coding智慧物聯全國聯賽,提供中小學師資對智慧物聯的基本認識,進而於後續課程中融入教學,學子紛紛提出健康樂齡體驗與服務。
◊計畫名稱:貢學院
合作廠商:台灣積體電路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概述:於 2024 年與企業合作推出的「貢學院」,不同於傳統樂齡大學或長青學苑主要服務社區長者,而是為具相近社經背景的退休人士打造的進修課程。「在熟悉的圈層中延續並拓展人脈,同時追求自我成長,或許更符合這群退休長者的需求。」
計畫成果:貢學院甫開辦兩學期,課程設計保有高度彈性,擁有相似職場經歷與專業背景的熟齡朋友,在生活安排與價值觀上的磁場相近,對課程規劃也有期望,學院會根據學員回饋與上課情況適時調整課程。
貢學院的推展,建立了同溫層的再進修機制,也另一種思考:在鼓勵長輩跨出舒適圈學習、規劃未來熟齡休閒生活時,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許更能提升參與度且持之以恆。
◊計畫名稱:中榮喜馬拉雅計畫
合作廠商:臺中榮民總醫院、凌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漢民集團、義隆電子股分有限公司、研華股份有限公司、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宣捷集團、嵩全股份有限公司、普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碩英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概述:IMU用於脊椎、關節病變及復健等衰老照護評量與分析應用,本計畫核心目標為利用慣性感測器設計一套監測系統,希望透過此系統提供術後復健病人與相關醫療人員一項實用的工具,檢視實際步態進展,使醫生與復健師等相關醫療人員也能即時得知病人在步態上恢復的進展,節省資源與時間,讓病人獲得最好的照護。
計畫成果:IMU應用於駝背畸形偵測與分析、IMU髖關節研究計畫、動態追蹤膝關節手術恢復:角度與步態指標的預測應用、IMU實行計畫 in shoulder、IMU與Sarcopenia研究
◊計畫名稱: 智慧物聯平台於健康老化保健醫療之應用
合作廠商:基隆長庚醫院、林口長庚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
計畫概述:
本計畫以台積電製造之高性能 IMU 感測晶片為核心,開發出輕薄短小的 IMU Module,能高效紀錄重力感測數據(包含加速度、角速度與磁力),並進一步建構出高齡友善AIoT智慧健康平台,專為高齡族群設計操作環境,提升長者健康管理的便利性與準確性。該平台與本校教學醫院的臨床醫師跨域合作,透過動作樣態分析與退化性疾病研究,研發創新 IMU 演算法,辨識衰老徵兆與動作異常,並實現即時雲端監測與預警,本計畫不僅推進穿戴式裝置與智慧醫療整合技術,更建立起一套可延緩失能、促進健康的創新互動服務模式,為長者打造安心、安全、有效的智慧照護新生活。
- 以 IMU 觀測各種病狀的精準動作樣態找尋 Bio Marker
- 以 IMU觀測指治療前後的精準動作樣態
計畫成果:
- 精準評估治療效果
- 精準評估疾病程度
- 精準分析病徵與動作間的生物標誌Bio Marker-Movement Marker
- 藉由雲端及APP做長時間紀錄
- 藉由遊戲激勵等輔助鼓勵復健
Take trajectory detection as example | Motor Analysis for Seizure | Hunch Back Measurement | Dementia Test |
![]() |
![]() |
![]() |
![]() |
◊計畫名稱: WiseEye™ AI創新精英培育計畫
合作廠商: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概述:
奇景光電結合陽明交大針對WiseEye™ AI的軟硬體平台進行開發建置,透過將奇景WE2 Module結合Rabboni感測器,產出可擴充式系統開發雙平台開發版,Edge AI with WE2 & Rabboni development kit,此平台以未來可快速導入量產為目標進行產出,提供強大而靈活的工具「Bboni AI」,提供在半導體、AI等領域的大眾教育中,利用邊緣AI設備進行互動學習。
Newly Developed Edge AI Device
計畫成果:
本計畫構建一系列參考AI模型、工具鏈及應用範例,並由奇景光電團隊聯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師生進行WiseEye™ 2(WE2)的使用培訓及Bboni AI軟硬體整合,透過系統性的技術轉譯,從開發者流程的視角建置操作教材範例,全面導入WE2流程優化說明並產出相應教學範例,範例將涵蓋智慧視覺、智慧穿戴、自主型及連網型智慧應用等多樣化場域,進行實務教案撰寫,並優化AI模型燒錄與展演的說明方式,透過教材開發及專業培訓,期望能將國產半導體AI感測器教具導入,進一步結合奇景光電的WiseEye™ AI技術深度融入計畫開發過程,提升技術應用的實踐性與計畫成果的創新性。
跳躍辨識:
Bilateral Jump (BI), Left-Typed Jump (LT), Right-Typed Jump (RT), Sequential Pattern Inversion (S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