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要點

 

◆參加對象

全國各級公私立大專院校之在學學生(114年仍在學者)對AI應用有興趣者,可跨校組隊參加,不符前述身份者將喪失參賽資格。

◆參加辦法

  1. 本計畫成員須符合在學身分,由 1-5位學生組成團隊,不限領域、科系、年級,每隊須指定 1 名隊長負責與主辦單位聯繋,確認參賽各項事宜。
  2. 計畫以創意評選方式進行,鼓勵需要高效能且低功耗之Endpoint AI 應用,特提供(1)動作感測應用及(2)視訊感測應用兩組感測裝置,同時鼓勵動作及視訊感測結合應用
  3. 計畫提供參考裝置(1)動作感測應用:「bboni Ai」動作感測元件,由低功耗、高效能WiseEye™ AI Processor與Rabboni感測器相結合之穿戴模組,內建重力感測器、USB/藍牙傳輸及運算元件,此高智能設備專為教育市場設計,提供強大而靈活的工具,以激發學生對智慧應用的探索與創意;(2)視訊感測應用: WiseEye™ Grove Vision AI v2 Kit,是一款專為開發者和教育市場設計的高效能影像處理開發套件。該套件結合了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和多種感測器,旨在簡化電腦視覺應用的開發過程,並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了解更多
  4. 計畫提供教育與培訓資源: 活動說明會暨培訓課程

                 說明會場次

    • 新竹場:7/29 下午1:00-16:30/ 地點 : 陽明交大新竹光復校區電資中心104室
    • 台北場:8/05 下午1:00-16:30/ 地點 : 陽明交大台北北門校區第二演講廳
    • 台南場:8/07 下午1:00-16:30/ 地點 : 陽明交大台南校區奇美樓2樓218室

 

5.計畫時程

  • 線上報名:即日起至114年9月19日(星期五)下午5點整。
  • 初賽構想書上傳截止日:114年9月19日(星期五)下午5點整。
  • 決賽入選名單公佈日期:114年10月3日(星期五) 。
  • 決賽評審日期:114年12月30日(星期二)。
  • 頒獎典禮:114年12月30日(星期二)。


              ◆報名方式

  • 本計畫成員須符合在學身分,由 1-5位學生組成團隊,不限領域、科系、年級,每隊須指定 1 名隊長負責與主辦單位聯繋,確認參賽各項事宜。
  • 限網路報名,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4年9月19日(週五)下午5點整止。
  •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z5zGAp
  • 洽詢專線:有關計畫報名及領取裝置相關問題,請洽03-5131591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翁淑怡小姐。

評選辦法

    1. 初賽
      1. 評審標的:作品構想書。
      2. 構想書上傳:須於主辦單位指定日期前上傳初賽構想書(PDF檔)至計畫網站,若未繳交,視同放棄參賽。
      3. 初賽評審方式
        • 由主辦單位聘請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擔任評選委員,依構想審查標準給分(包含創意、AIoT元素、可行性及團隊合作),選出符合條件的隊伍進入決賽。
        • 決賽入選名單將公告於計畫網頁,並以e-mail通知。
    2. 決賽
      1. 評審標的:現場簡報、團隊互動及實作展示。
      2. 評審重點:解決方案及創新性、介面表現及完整度、技術應用與程式難度、商業價值與可行性、跨界整合與團隊互動。
      3. 決賽評審方式:
        • 參賽隊伍決賽當日須至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電資中心),以團隊簡報及操作,進行10分鐘的實作展示與說明,主辦單位將聘請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擔任評審委員,針對參賽者現場簡報及作品說明,進行5分鐘詢答及評分。
        • 詳細決賽方式與流程將由主辦單位另行通知,並於本計畫網站公告。
    3. 頒獎典禮:評審當日即公告得獎名單,頒獎典禮於決賽當日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舉行。

評選標準

  • 市場性 (應用服務產生的效益、市場接受度、衍生服務之可能性)
25%
  • 創新性 (創意構想程度、服務創新性)
30%
  • 可行性 (技術可行性、系統技術與整合之成熟度、未來之擴充性與穩定性)
30%
  • 完整性 (技術與說明文件是否完整、功能與主題與使用情境之說明是否詳細、應用服務之內容與呈現方式是否易懂)
15%

◆競賽獎項

    1. 金獎:獎金100,000元、奬座、獎狀乙紙。
    2. 銀獎:獎金50,000元、奬座、獎狀乙紙。
    3. 銅獎:獎金20,000元、奬座、獎狀乙紙。
    4. 佳作:獎金10,000元、奬座、獎狀乙紙。

各項獎勵名額取金奬一組銀奬二組銅奬三組佳作四組得視參賽件數及成績酌予調整,參賽作品未達水準時,獎勵名額得以從缺。


◆注意事項

  1. 參賽團隊應保證其參賽作品為原創作品、無抄襲仿冒情事若因抄襲、研究成果不實或以其他類似方法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而涉訟者,參賽人應自行解決與他人間任何智慧財產權之糾紛,並負擔相關法律責任,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2. 計畫得獎作品,若經證實違反上述規定或因涉訟而敗訴者,主辦單位有權追回已頒發之獎金及獎項。
  3. 計畫之創意構想書內文、作品說明書內文及決賽簡報現場,皆不可露出學校及參賽者個人資料,違反之作品將予以扣分處分。
  4. 每位學生只限報名一隊,如經發現同時報名(單一學生同時參與多隊),主辦單位有權強制取消計畫資格。
  5. 參賽過程全程錄影。
  6. 基於非營利、推廣及提供學校教學使用之目的,參賽作品如獲獎,應授權主辦單位及其所指定之第三人得無償、不限時間、不限次數將本計畫之獲獎作品及企劃書,以微縮、光碟、數位化或其他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重製、散布、發行、公開展示、公開播送、公開傳輸。參賽隊伍同意不對主辦單位及其指定之第三人行使智慧財產權人格權(包括專利及著作人格權)。
  7. 參賽作品應為自行研發,不得有抄襲或由他人代勞之情事,如經人檢舉或告發且有具體事實者,取消參賽資格,如已獲獎,則撤銷獲得之獎項,並追回獎金及獎狀。
  8. 參賽作品之智慧財產權歸屬參賽者擁有,其著作授權、專利申請、技術移轉及權益分配等相關事宜,應依相關法令辦理。
  9. 參賽隊伍如違反本計畫辦法之相關規定,將取消其參賽資格,如已獲獎,則撤銷獲得之獎項,並追回獎金及獎狀。
  10. 得獎隊伍獲得獎金應配合中華民國稅法繳交相關所得稅。
  11. 如有以上未盡事宜,由主辦單位補充說明。
  12. 凡參加報名者,視為已閱讀並完全同意遵守本活動之一切規定。

競賽簡章及相關文件下載